当前位置:

共同富裕·嘉卫实践丨海宁市关注老年人“头”等大事 探索老年友好型社会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2-11-22 浏览次数:

2021年,海宁市先行先试在省内率先启动脑健康体检(老年痴呆早期筛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用三年时间(2021-2023年)完成全市11.6万名65-80周岁户籍老年人筛查。截至2022年三季度,已对9个镇(街道)68928名目标人群完成筛查。初筛高危检出率9.45%;精筛3376人,异常率1.78%,对筛查发现的高危人群及认知功能异常人群落实建档随访全覆盖,积极探索老年友好型社会共同富裕新路径。

一是多部门协同,打造人文服务模式。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公安部门提供人口数据信息,镇(街道)落实宣传发动责任,村(社区)负责摸底登记,医疗机构承担具体筛查工作,发挥多部门(单位)联动优势,确保应筛尽筛。初筛阶段,将初筛点设置在村委,与60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相结合,让筛查组成员“多走路”,使筛查对象“少跑腿”。精筛阶段,派出免费接送大巴,志愿者全程陪伴引导,使老年人更轻松、高效完成筛查。精筛过程中,由老年病科、营养科、康复科等专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脑手指操”“认知功能锻炼”等活动,着力提升老年人“健身+健心”的双重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已累计派出包车120辆,接送老年人约3300人次,满意度100%。

二是数字化先行,创建数据共享平台。项目组“量身定制”智慧化数字系统,开发“脑健康体检”微信小程序,实现筛查无纸化、数据可视化、隐私安全化。初筛阶段,调查员现场指导老年人和家属完成电子问卷调查,实现移动电子设备实时保存导入筛查数据,由后台系统分析确定精筛对象。系统可根据患者精筛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按照年龄、性别、人群性质及调查员信息等多口径分类分析,支持图表、数据清单多类型数据分析展示,支持初筛数据的模板化导出。项目领导小组对各体检服务及实施小组成员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统计、反馈,专家组实现在线筛查评估、数据汇总分析、风险评估及预警。通过身份验证、访问权限控制、系统间数据库隔离确保数据信息安全。 

三是全链条服务,实现闭环管理模式。通过数据分析,按照一般人群、临界人群、高危人员,个体化开展健康指导、精准筛查随访和建档干预访视服务,实现老年痴呆精准化服务。如:针对高危人群,在征得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后,建立干预随访管理档案,每年度提供不少于2次的干预随访,按其所需定期提供电话随访、上门访视等服务,予以就诊治疗建议、康复干预指导、生活饮食指导及家庭照料建议。现已完成随访3374人,并建立阳性人群随访干预管理档案1227份,建档率100%。建立“海宁市脑健康科普互助”微信群加强交流与宣教,由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专业团队开展在线指导,现已入群309人,举办线上“脑健康云课堂”27场。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还开设了全市首个记忆门诊,为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早期识别、标准化诊断、高质量治疗。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