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发布日期:2019-12-17 浏览次数:1.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1. 1型糖尿病
2. 糖尿病伴急、慢性并发症者或出于应激状态,如急性感染、创伤、手术前后、妊娠合并糖尿病和消耗性疾病者。
3. 2型糖尿病病人经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
2.低血糖的治疗
1. 神志清醒者,可给予约含15~20g糖的糖水、含糖饮料或饼干、面包等,葡萄糖为佳;15分钟后测血糖如仍低于3.9mmol/l,再给予含15g糖的食物一份。
2. 如病情危重,神志不清者,应立即给予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20ml,15分钟后测血糖,如仍低于3.9mmol/L,继续给予50%的葡萄糖60ml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
3. 昏迷病人清醒后,或血糖升至3.9mmol/L以上但距下次就餐时间在1小时以上者,应进食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以防止再度昏迷。
3.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1. 制定总热量:首先根据病人理想体重、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状态下每天每千克理想体重予以热量105~125.5kJ(25~30Kcal),轻体力劳动125.5~146KJ(30~35Kcal),中度体力劳动146~167KJ(35~40Kcal),重体力劳动167KJ(40Kcal)以上
2. 食物的组成与搭配:
(1) 食物组成:总的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高纤维的膳食。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5%,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成人每天每千克理想体重摄入蛋白质0.8~1.2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脂肪约占总热量30%,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在300mg以下。纤维含量40~60g为宜。
(2) 主食的分配:对病情稳定的2型糖尿病病人可按每天3餐1/5/、2/5/、2/5或各按1/3分配
(3) 其他注意事项: 1.超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少量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限制饮酒,每天食盐<6g。2.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对于血糖控制较好者可以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加食含果糖或蔗糖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犁等。3.监测体重变化:每周定期测量体重1次
4.糖尿病的运动锻炼
1. 运动锻炼的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运动等。最佳运动时间是餐后1小时(以进食开始计算)
2. 运动量的选择:心率=170-年龄。活动时间为30~40分钟,包括运动前作准备活动和运动结束时的整理运动时间。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者最好每天定时活动
3. 注意事项:
(1) 运动前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
(2) 运动不宜在空腹的时候进行,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中需注意补充水分、随时携带糖果,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并暂停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处理。当血糖>14mmol/L,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
(3) 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以备急需
(4) 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5.磺脲类药物的护理
协助病人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常发生于老年病人、肝肾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者。
6.双胍类药物的护理
不良反应主要有腹部不适、口中有金属味、恶心、畏食、腹泻等,严重时发生乳酸血症(服用苯乙二胍常见)。餐中或餐后服药或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不适症状。
7.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1) 准确用药:熟悉各种胰岛素的名称、剂型及作用特点;准确执行医嘱,按时注射。对于每毫升40U和100U两种规格的胰岛素,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和胰岛素浓度的匹配。
(2) 吸药顺序:长、短效或中、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
(3) 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2~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在常温下(不超过28℃)可使用28天,无需放入冰箱,应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剧烈晃动等,否则可因蛋白质变性而失效
(4) 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宜选用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腹部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如参加运动锻炼,不要选择在大腿、臀部等活动的部位。如在同一区域注射,必须要与上1次注射部位相距1cm以上,选择无硬洁的部位,如果产生硬结,可用热敷,但要避免烫伤。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8.胰岛素使用不良反应
(1) 低血糖反应
(2) 过敏反应
(3) 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4) 水肿
(5) 视力模糊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