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抗艾】这些“防艾”知识,请务必知晓!
发布日期:2021-01-08 浏览次数: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种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愈的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艾滋病防治关键在于预防。
艾滋病病毒后,一般经过7-10年的潜伏期,可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外表上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生活和工作,但具有传染性。感染艾滋病病毒2-12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因此首次检测阴性后还可在3个月后做第二次检测,以减少误诊的可能性。
二、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家属或密切接触者;
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所产新生儿;
3.有过无保护性行为者(尤其是无保护的婚外性行为、多性伴侣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等);
4.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员;
5.既往有偿卖血者(到非法采血点卖血);
6.怀疑接受过不洁血液和血制品者;
7.使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注射者;
8.有破损的皮肤、黏膜,不慎接触到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体液者;
9.其他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
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径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1.血液途径传播
2.性途径传播
3.母婴途径传播
(1)血液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也会被留在针管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
(2)性途径传播: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
(3)母婴途径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四、艾滋病的症状
一般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皮肤和黏膜损害: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五、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会感染吗?
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触中:
● 共用碗筷、被褥、马桶等生活用品
● 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
● 接触感染者的眼泪、汗液、唾液、飞沫
● 蚊虫叮咬
这些接触中携带的艾滋病病毒的数量非常少,所以不足以造成艾滋病的传播。
六、采取安全性行为远离艾滋病侵害
艾滋病不是法外之地
故意传播国法不容
近些年来,一件件因故意传播艾滋病而被判刑的案例证明:艾滋病不是法外之地,故意传播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信息来源: 嘉兴市计生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