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遇见立冬,养生应顺时令,温润还需护肾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次数:深秋遇见立冬,养生应顺时令,温润还需护肾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说,秋冬养阴,人体要遵循大自然的寒温变化来调整自己,方能达到健康舒适的状态,顺应时令的养生方法就是中医最推崇的天人合一。
秋凉逐渐加重而转寒,不少人出现唇干舌燥、皮肤干裂、瘙痒、脱屑,鼻出血、感冒咳嗽、便秘等燥邪引起的症状,中医称之为燥症,是人在感受到燥邪或机体津液亏损后,体表肌肤和体内脏腑缺乏津液、干枯不润的表现。因此深秋养生的要点是防燥护阴,温润养肺。
然而随着立冬将至,天气的日益寒冷,大自然阳气内收,时令转入“由肾当令”的冬季,故从立冬开始,当重视补肾藏精。中医认为,肾为人体能量之源,其功能健固,则生命力旺盛,抗病能力强;反之,调摄不当损伤肾脏,则易会对其他脏腑产生影响,导致身体各项功能逐渐低下,或导致苛疾丛生,因此立冬时节养生的重点是护肾防寒,藏精养阴。
有哪些既温润又护肾的办法呢?
情志调摄
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冬季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以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
防寒护肾
防寒护肾关键是对于具体部位的预防,如:防颈寒,颈部不但满布神经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秋冬是颈椎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防肺寒,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凉燥袭肺或寒邪伤肺,易导致鼻炎、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防腰寒,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防脚寒,俗话说“寒从脚起百病生”,所以应注意脚部的防寒,如常做足浴
运动
冬季锻炼也很必要,应注意保暖防冻,晨练时间可以适当推迟至八九点以后,最好是“见太阳才运动”。一般中老年人宜选择慢跑、骑车、健身操、小球类、慢走、交谊舞、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锻炼,且冬季运动前热身很重要,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可选择一些室内活动,以不疲劳为宜,时间不宜过长,推荐散步、太极拳、骑车等慢运动。
饮食
立冬时节的营养应增加热能,进食驱寒滋阴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鸽肉等,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如萝卜、白菜、苹果、猕猴桃等,以荤素搭配,通补兼施。此外还要因人而异,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冬季虽然是进补的好季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吃太燥的肉类。
中医中药
如艾灸、膏方等都是很适宜的调养方式。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