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嘉卫实践丨以党建共建 促妇幼健康事业提速发展
发布日期:2022-12-29 浏览次数: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积极探索医联体、山海协作、援建合作基础上的妇幼保健机构党建联盟模式,以党建共建、共融,带动医疗共享、共治为路径,实现红船领航·妇幼保健党建联盟共同发展,被授予“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称号,在省委书记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以红色基因为根 以党建引领为脉 共谱妇幼健康新篇章》荣获浙江省山海协作升级版“最佳实践案例”。
一、“三化并举”推进市域联盟单位共同发展。 一是“团辅”工作常态化。以等级医院创建为契机,出台《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医疗联合体等级医院创建团辅方案》,面向有需求的联盟单位,组建“专家辅导团”,在联盟单位进行现场模拟评审、提供解题思路等。自2021年3月以来,共开展“团辅”8期,累计派出专家60余人次,一对一交流 30余场,现场交流及提出意见建议百余项。二是诊疗技术同质化。医院遴选出24支专家团队、32个技术项目,每月定期下沉指导。派驻专家任职紧密型合作单位副院长、科主任等,参与学科建设、医疗救治、人员培训等。在医联体单位,“乳腺疾病诊治”“儿童内分泌”“超声”等名医工作室,开展检查检验共享、远程医疗服务等,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同质化的优质医疗资源。三是妇幼质控标准化。调整南湖区妇产妇幼保健质量控制分中心,成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控制分中心,制定区级妇儿保健考核细则,辅助南湖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成立。顺利开展南湖区乡镇幼儿园的入园体检,2020年至2021年共顺利完成体检6100余人。秀洲区、南湖区妇女“两癌筛查”实现数据闭环管理,推进了嘉兴市民生实事工作。
二、“三因联动”助力山海联盟单位快速提升。
一是“因需”开展项目化援建。“助力畲乡·人才工作室”、胎儿医学专家工作站、小儿外科学科共建纷纷在丽水落地。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丽水市出生缺陷防控体系建设”,耳聋基因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纳入丽水市“民生实事”。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17年的5.3%下降到2021年的3.1%,低于全省水平。二是“因人”提供多渠道帮扶。选派管理骨干常驻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一年的实地指导,协助制定妇幼专科医院等级评审迎检思路,梳理规范工作流程,提供精准帮扶。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联合专家团队,开展线上线下、管理业务等交流指导。三是“因时”推出互联网医疗。嘉兴、丽水两地建立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胎儿医学专家团队保持常态化线上多学科会诊。眼科专家为丽水550余例新生儿开展眼底筛查,筛查率从5%提升至85%。2020年,丽水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均优于国家平均水平。景宁县连续14年县域内孕产妇零死亡,在丽水市妇幼健康工作年度考核中连续13年位居第一。
三、“三条路径”引领西部联盟单位稳步前进。
一是“专家+团队”的技术帮扶路径。援建单位涉及新疆、西藏、青海、四川、贵州等省份,累计派驻常驻援建专家14名。通过现场交流、远程教学、同步查房、线上直播等形式,将先进的妇幼保健技术、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进行渗透,形成“一人支援、团队服务”的新局面。二是“输血+造血”的人才助培路径。派驻专家累计帮助当地新建专科7个,开展适宜技术37项,开展新项目17项,建立新学科3个,建立新制度54项,接收人员进修50人,与援疆专家师徒结对的33名学员目前均已成长为当地的业务骨干,实现“输血”和“造血”双向融合。三是“指导+援助”的精准援建路径。组成院领导加专科人员的指导团,已多次前往西藏那曲、新疆沙雅、四川九寨沟、青海都兰、贵州遵义进行团队、短期帮扶工作,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科技术方面进行全方位交流。此外,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多次给予捐助资金,累计65.5万,为当地医疗事业、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设备、经济支持。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