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流感来势汹汹,甲型流感占据主导!
发布日期:2022-09-07 浏览次数:国家流感哨点监测发现,近期我市流感样病例数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总数高于2019到2021年的同期水平,且环比不断升高,流感病毒型别由近两年单一流行的乙型Vctoria型流感病毒株转换为当前的甲型季节性H3N2亚型流感病毒株,监测数据提示当前季节正是南方夏季流感流行高峰,预计下一阶段仍将以甲型季节性H3N2为主要流行株。市疾控中心友情提醒广大市民,夏季流感持续高发,注意加强个人防护。
流感为冬季高发病
但南方地区夏天会出现流行小高峰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虽然本病具有自限性,但部分具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引发呼吸衰竭及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在我国北方省份,流感通常只会在冬春季流行,但在我国南方省份,由于气温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除了冬春季,一般在夏秋季时,也会出现一次流行小高峰。
近期流感特别“厉害”的原因
首先是免疫因素。近几年我市以乙型流感为主,人群对甲型免疫水平低,而当前我市流感优势毒株甲型流感H3N2,人群普遍易感;并且全市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极低,估计人群接种率不足1%,难以在人群中形成有效免疫屏障。
历年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病毒型别会不断变化。今年五六月以来,南方多地降雨频繁,气温有所降低,给流感病毒创造了适宜的传播环境。此次流行的甲型H3N2流感毒株具有流行强度高、感染率高、变异频率快等特点,历史上该型别流感毒株易引发夏季流行高峰,导致今年夏季甲型流感活跃度增高。近两月我市甲型H3N2流感毒株检出比例已占据主导,流行期相较过去三年来得早、上升快、峰值高。
最后得益于近两年新冠防控强有力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导致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水平大幅降低,但同时积累了数量较多的易感人群,流感“免疫欠债”导致人群对流感更易感。
多地新冠疫情频发
谨防新冠与流感叠加流行
目前国内外新冠疫情仍在持续,今年新冠与流感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一旦流行将导致新冠疫情防控局面复杂化。新冠与流感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相似,如发热、咳嗽、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在病程早期难以鉴别,如有大量流感病人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会造成医疗机构人群聚集,容易导致新冠等呼吸疾病传播和暴发,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负担。
市民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同时加强个人防护
面对流感,“防”大于“治”。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由于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得有效保护。除接种疫苗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流感和新冠肺炎同属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戴口罩”、“少聚集”等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对流感的防控也同样有效,具体应当做到:
(1)勤洗手,使用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必须前往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6)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等)的人密切接触,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就诊途中应当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来源:嘉兴健康教育平台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