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同富裕·嘉卫探索丨嘉兴市医学会以“医学科技之力”做强共富健康支撑

发布日期:2023-02-24 浏览次数:

1.png

科技兴则医学兴,科技强则医学强。嘉兴市医学会坚持走新时期科技创新型社会团体建设之路,充分发挥学会专家资源和学术优势,深入实施“兴医创新”工程,广泛调动全市医学工作者的科技创新意识,打造医学科技融创服务平台,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构建医学创新体系,推进医学高质量发展,以医学科技之力做强共富健康支撑。

一、探索医工企科技合作,开启学会创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医学会一直努力探索解答“医学科技社团参与医学科技创新建设”这道时代命题,积极探索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杭州国溯计量技术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创合作,开展各类人才培训、产品转化服务,携手推进“产学研用”多维度合作。如:2018年一企业获得“穿戴式可视喉镜实用新型技术”专利授权,却受困于产品的功能定位,向市医学会咨询技术合作的可行性。市医学会组织麻醉学、医学工程学专家对产品功效、应用安全与舒适体验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穿戴式可视喉镜”顺利研发与投产。2019年12月,市医学会与该企业正式签订医疗创新成果转化合作意向书,探索形成了以医疗需求为导向的“医工企”合作研发模式。

2.png

二、组织全市性科创实践,培育医学创新文化

市医学会纵向争取市科技局、市科协等部门支持,横向联合市护理学会、市健康产业协会等学会协会,持续开展“嘉兴市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系列学术活动”,2020年以来已连续三年成功申报市科协创新项目。通过医护工企交叉合作,以对口帮扶、学习培训、团队建设、项目攻关等形式开展产学研交流学习与成果转化学术活动,共举办市级培训3场、下基层培训(线上同步直播)15场,组织参观交流5次,专家对口辅导9次,积极推广医学创新理论和方法。组织全市医学创新人才参加2项国际、7项国家级、6项省级、2项市级医学创新赛事斩获诸多奖项,不断提升全市医学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举办4次全市性“技术成果对接会”,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介项目近200项,吸引众多省内外科技企业、创投公司和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合作开展转化对接。市级医疗机构近几年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达1500余件,实现成果转化项目16项,转让金额达300余万元,多家基层医院实现专利转化零的突破。

3.png

三、赋能医学高质量发展,搭建科技创新闭环

2022年3月,市医学会实施科创信息化管理,在学会微信公众号上开发嘉兴医学创新转化辅导系统,面向全市医学创新人才开放。成功开展“嘉兴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项目机样帮扶制作活动”,遴选优秀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及技术帮扶,对创新专利研发、生产、注册、使用等进行科学扶持和规范研究。通过嘉兴医学创新转化辅导系统,已成功完成10个项目的转化辅导与样机帮扶制作。2022年5月,在市科协的支持与指导下,市医学会牵头成立“嘉兴生命健康学会联合体”,吸引13家市级医学科技社团以及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学院等19家单位联盟,携手搭建科技智库平台、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科技社团管理创新平台等,探索形成“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临床应用”的创新闭环,赋能卫生健康改革与创新发展。

4.png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