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同富裕·嘉卫实践丨全民健心月 健康从“心”开始

发布日期:2023-06-06 浏览次数:

嘉兴市自2019年6月被列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21年10月被列为全国5G+心理健康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人员、平台、机制”三要素,充分运用5G和互联网技术,打通部门协作、数据共享等堵点,逐步建立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和调研预防为前端、心理问题监测预警为中端、高危人群精准干预为末端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走出了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健心之路”。

一、创新宣传模式,全国首创“全民健心月”“全民健心日”

2021年以来,嘉兴市将5月设为“全民健心、幸福嘉兴”科普宣传月;将5月20日、5月25日设为“全民健心日”,意为“我爱你”“我爱我”。这是全国首个市、县两级同步聚焦“全民健心”的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月。每年开展“全民健心、幸福嘉兴”科普宣传月活动,用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累计全市电子海报宣传投屏1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向市民推送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的文字和视频材料200余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受众15万余人次,以此提高市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度,极大地提升了群众自我心理管理的能力。

1.png

2.png

二、强化阵地建设,织密居民身边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嘉兴市已连续两年将“健心客厅”建设列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共建设“健心客厅”88家,初步实现图书馆镇(街道)分馆“健心客厅”建设全覆盖。截至2022年底,“健心客厅”累计入驻心理顾问2000余人次,提供心理服务4万余人次。同时,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城市书屋、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也融入了社会心理服务功能。全市共建成1114个村(社区)心理辅导场所、325个中小学心理辅导室,528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员工心理健康服务,7家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1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覆盖率达100%,有效构建了社会、校园、单位、医疗、应急“五张网”。

3.png

三、打造幸福嘉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前超过国家预期水平

2022年,嘉兴市组织开展了全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工作。调查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共2172人参与。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信息获取、积极心态、心理疾病识别、专业求助态度和克服病耻感等。调查结果显示,嘉兴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为28.68%,高于2018 年国家居民心理健康素养12%的基线水准,且已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20)》中提出的到2022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至20%的预期水平。

4.png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