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生开学,为什么一定要做结核筛查?

发布日期:2023-09-08 浏览次数:

2023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在即,不少新生同学也即将踏入新学校的大门,迈入人生的新阶段。想来这些新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内心正都满怀对未来的期待吧。可你知道吗?根据学校结核病防控等相关文件的要求,新生入学前都要进行结核病筛查。那么为什么新生要进行结核病筛查?开展筛查又有什么意义呢?

1为什么开展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校园内人员聚集,一旦出现肺结核患者(传染源),极易造成结核病传播与流行,导致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影响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开展入学新生结核筛查,就是为了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避免肺结核在校内传播。既能让感染的孩子及早得到治疗,也能有效保护校内师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因此非常有必要。

2.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以及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3.肺结核筛查对象与方式?

不同学龄段的筛查方法如下:

幼儿园、小学和非寄宿制初中新生开展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问诊;

寄宿制初中和高中新生开展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

大学新生开展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胸片X线检查。

根据筛查结果,如果需要再开展进一步的结核病检查。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为主,通常采用的有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和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EC),可以检测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杆菌。

4.为什么寄宿制初中和高中新生筛查要在问诊的基础上增加结核菌素皮肤实验?

我们出生后接种的卡介苗提供的保护效果一般持续10-15年。因此在初、高中阶段,大部分孩子会逐渐失去对结核菌感染的免疫力。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性强,校园里人员密集、往来密切。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共同生活的时间又更长。学校的教室、宿舍往往容易成为结核菌传播的温床

此外,升学后孩子学业压力大,又常常伴随着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营养状况不佳等问题,导致身体免疫力的下降,这正好又会给结核菌可乘之机

5.筛查出肺结核怎么办?

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一旦被诊断为肺结核,一定要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正规治疗和管理。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病情变化进行休复学管理。

家长和孩子要有信心,只要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都可以治愈。在治疗期间要遵医嘱,全疗程规律服药,按时复查,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6.如何帮助孩子远离肺结核危害?

一旦患上肺结核,对孩子的健康和学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积极帮助孩子远离肺结核:

提高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了解结核病的危害和常见症状,及时发现和预防结核病。

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家庭、学校环境卫生以及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很重要。

增强身体抵抗力。免疫力是机体抵御结核菌侵入的第一道防线。适当的锻炼、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作息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做好结核病筛查。新生入学时要按要求做好结核病筛查工作。家长也可在必要时带孩子去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尽早预防。一旦筛查发现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也不用过于担心,并不是所有人感染结核后都会发病,可以通过预防性治疗来降低发病风险。

及时就医。如果已经出现了明确的结核病症状,应尽早就医治疗,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

 

来源:嘉兴疾控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分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