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孩子又双叒叕积食了!
发布日期:2024-05-17 浏览次数:孩子平常胃口一般般,
没见吃多少东西,
怎么每次去看医生
都说孩子积食了?
这是什么情况
什么是积食
“积食”这个词,家长们应该是十分熟悉了。什么是“积食”呢?从字面意思来讲,积食就是吃多了。现代医学将积食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不能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慢性、间歇性发作的消化道症候群。中医将积食称为积滞,属于一种脾胃病证,它是指饮食过多导致食物不能及时消化,积滞在胃肠内出现的现象,可能会伴随口臭、厌食、腹胀、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孩子特别喜欢某样食物,容易暴饮暴食。食物突然摄入过多,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导致脾胃功能失常。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功能发育未健全,常常容易出现积食。脾主管运输,胃主管腐熟和容纳食物,孩子就像一条小金鱼,碰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懂得节制,吃多了,脾胃的功能就会失常,就很容易出现积食。
为什么会出现积食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我们的脾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机器,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会对黏膜造成机械性的损伤,喂养不当和没有节制的饮食是导致“积食”的关键。小儿年幼,乳食不知道自我节制,饥饱不知自我调节,如果喂养不当,或贪吃过量,或过食肥甘厚腻生冷及难消化的食物,就会损伤脾胃。脾胃功能受伤,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乳食停滞,积而不消,就造成积食。
另外,情绪也能影响脾胃的功能。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升降失调,则会影响脾的运输功能,从而使得食物消化不全,造成积食。
怎样才能避免积食
1、所谓“管住嘴,迈开腿”,多说不行,要多做。饭后要运动,散散步,在家里做做高抬腿,活动活动腹部,养成饭后百步走的习惯。
2、三餐规律,不宜过饥过饱;不宜过食生冷、肥甘厚腻之品,应选择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纠正偏食、吃零食等不良习惯。
3、睡前2小时不宜吃东西,特别是粘腻难消化的食物。
4、改变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边吃饭边不停地说话、说笑,凉气易跟着饭菜一同进入胃里,以及不得边吃饭边喝水等;不要在吃饭时训斥孩子,以免造成肝气不疏,心情不畅,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5、要掌握儿童的正常饮食规律,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供给相应的辅食,特别在断母乳前后更应注意。
积食怎么办?
“乳食停滞,中焦不化而成病者,便宜损之,损之者,谓姑止之勿与食也,使其自运”。轻证积食,不需要用药,只需节制饮食,症状即可自愈。平常可以使用山楂、神曲、麦芽等泡水喝。但如果积食较为严重或反复发作,则需要用药物来调理、消导、攻下等等,需及时前往医院对症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加生其他疾病。
来源:嘉兴中医院
信息来源: 健康促进与评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