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冬病夏治!来了!夏季阳气旺盛,尤其是“三伏天”

发布日期:2024-07-23 浏览次数:

  中医认为,人体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夏至过后,温度高,湿度大。“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这些气虚、血虚、脾虚、湿盛等体质的人,在三伏天“无病三分虚”。此时,不妨试试“冬病夏治”。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冬天好发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该法是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理论基础的一种中医特色外治法,它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

  二、为什么在三伏天“冬病夏治”

  夏季时阳气旺盛,尤其是“三伏天”,自然界阳盛达到极点,人体阳气外浮而体内阳气亏虚,故宜养内虚的阳气,此时以温热养阳之法治疗,借助自然界的阳气及温热药来补充人体的阳气,以阳克寒,驱除体内阴寒之气,调节脏腑阴阳,从而达到阴平阳秘。因此,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间。

  三、“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冬病夏治”常用的方法有穴位贴敷、温针灸、拔罐疗法、推拿疗法、艾灸和中药内服、外熏等,而穴位贴敷(三伏贴)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把药物研成细末,用姜汁调和后制成药丸,直接贴敷穴位上,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

 


 

  四、“冬病夏治”主要适用于哪些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证属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弱证者。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退行性骨关节病等各种寒湿型痹证。

妇产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产后风湿、慢性盆腔炎、宫冷不孕、寒湿带下、经行泄泻等。

亚健康调理:免疫功能低下、亚健康状态、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神疲乏力等。

其他:如冻疮、四肢冰冷、畏寒症、老寒腿、空调病等虚寒性疾病以及阳康后气短乏力、咳嗽等。

五、冬病夏治如何挂号?

  嘉兴市中医医院“冬病夏治”,从7月8日开始!赶紧预约起来!

 

来源:嘉兴中医院服务号

 


信息来源: 健康促进与评价处

分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