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态颜值”变“经济价值”,这个湖区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2025-03-18 信息来源:健康促进与评价处 浏览次数:

“两山”看南湖

  近年来,南湖区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大决心、下大力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着经济转型升级、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让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

共筑“绿水青山”,共享“金山银山”。南湖晚报开设特色宣传栏目“两山”看南湖,选取一个村的生态蝶变、一条河或湖的“前世今生”、一群人的生态守护、一家企业或是一个园区的“涅槃重生”,以观察者的视角记录他们的生态故事,以小见大,从而折射整个南湖的生态环境改善。

青翠的水杉承接阳光的照耀,在湖中映出倒影;木色的栈道临湖而建,弯弯曲曲地向着水面延伸开来……漫步湘家荡,湖滨的红枫、水杉、银杏在万顷碧波的映衬下,美得夺目。

镶嵌在嘉兴市城区东北部的湘家荡,是南湖的姊妹湖。去年,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省共十席,湘家荡赫然在榜,是该榜单上唯一的嘉兴代表。 

 

“从脏到净,从净到清,从清到美,20年来,我们奋力探索湖区水生态‘治理密码’持续接力不松劲,实现了湘家荡水质‘四连跳’。”湘家荡区域管委会生态办负责人卜李东介绍,2022年以来,湖区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较2013年提升了两个类别。

“颜值”提升

一湖碧水还复来

“湘家荡也太适合居住了吧!”近日,嘉兴市民牛大豪在小红书随手发出的一条笔记,引来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凭借水清湖美、鸟欢鱼跃的自然景色,湘家荡不仅引得本地居民踏歌而至,更成为长三角游客的“诗和远方”。

 

然而,在前几十年快速发展中,作为河流蓄泄的枢纽节点的湘家荡,湖区水质曾长期为Ⅳ类水。这不禁让人发问:这些年,湘家荡到底经历了什么?

将时间的指针拨到2004年。这一年,湘家荡区域启动环湖区域搬迁安置,开展环湖清障退让,翻开了湖区水生态治理新的一页。

“当时,湘家荡水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外源污染有来自城镇化建设、附近三店塘航道运输等因素影响,内源污染在于多年未清淤,底泥释放氮磷,导致湖区水质长期在Ⅳ类水附近波动。”卜李东告诉记者。

为了这一湖水重归澄净,湘家荡区域美丽河湖建设“内外兼治”,在环湖区域搬迁安置的基础上,2015年实施“五水共治”新三年攻坚行动,2018年开展全域美丽河湖建设。

外源污染治理方面,划定生态缓冲带,严格湖区项目准入,将环湖绿地横向宽度拓展到60米至180米;内源污染治理方面,持续进行湖区生态清淤疏浚,并以生态修复清水工程等“六大工程”为牵引,全域推进水生态治理。

持之以恒的保护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昔日暗沉浑浊的湖水,如同一张蓝绿渐变色卡,逐渐实现Ⅳ类水变Ⅲ类水,Ⅲ类水变Ⅱ类水的“颜值”逆袭。

看着家门口的水越来越清,爱好跑步的李先生不禁感慨道,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去湖边跑步;周末时分,约三五好友一起露营。这样的生活,已经成为自己的常态。

“价值”跃升

一方水土润民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湘家荡的“颜值”提升不仅改善了周边生态,更厘清了人们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经济的思路,实现了从“颜值”提升向“价值”跃升的质变。

 

以美丽河湖为桥梁,近年来,湘家荡区域高质量推进湖区水生态治理,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积极探索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经过多轮提升改造,湘家荡环湖景区呈现出更为精致的江南园林风韵,滨水空间开放共享,不断增长的“魅力值”直接拉动景区发展,酒店、咖啡店、游乐场、养老机构等业态日益丰盈,每年吸引游客数百万人次。

生态价值的加速转换,在湘家荡科创湖区的建设中更有生动呈现。湘家荡坚定不移实施“科创区+风景区”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相继引进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在南湖实验室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夏军眼中,湘家荡优美的环境和实验室科研环境都是吸引他留在这里的原因。

“叠石涵烟波光荡目,垂红跨绿画景怡人”是如今湘家荡的真实写照。一汪碧水波光粼粼,以优质生态滋润着这片绿色发展的沃土,浇灌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花海。

“生态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卜李东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聚力打好碧水提升战,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读嘉新闻客户端


信息来源: 健康促进与评价处

分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