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注职业紧张,守护职场健康——第23届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特别推送

发布日期:2025-05-13 信息来源:健康促进与评价处 浏览次数:

         2025425日至51日,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聚焦“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

职场压力山大?别慌!国家最新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已将“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纳入法定职业病范畴,这意味着职场心理健康问题正式进入职业健康保护视野!

一、职业紧张:职场心理健康的“隐形警报”

职业紧张(又称“工作压力”或“职业应激”),简单来说,就是当工作需求远超个人能力或资源时,身心发出的“抗议信号”。长期忽视它,可能从偶尔的焦虑发展为职业倦怠、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肌肉骨骼疾病等生理病症。

二、职业紧张的危害:不止是“心累”

适度的紧张可激发工作动力和潜能,但长期职业紧张会带来三重暴击

1.心理层面

焦虑、抑郁、职业倦怠、易怒烦躁、认知能力下降。

2.生理层面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免疫力下降、肌肉骨骼疾病、肠胃失调、免疫系统疾病等。

3.行为层面

失眠、暴饮暴食、酗酒、逃避工作、人际关系冲突等。

三、应对职业紧张:科学策略+职场协作

个人防护指南

及时放松:压力来袭时,试试深呼吸、冥想或听轻音乐,给大脑按下暂停键

主动沟通:与同事、家人分享困扰,避免情绪积压成山

坚持运动:慢跑或瑜伽,多巴胺分泌助你满血复活

规律作息:熬夜追剧不如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是职场续航的充电宝

专业支持:若情绪持续低落,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企业行动清单

优化环境:提供通风、采光良好的办公空间,减少噪音干扰

合理分工:避免长期重复性工作,预防暴力、歧视等职场侵害。

明确目标:清晰设定岗位职责,减少无效内卷和角色模糊。

认可激励:及时肯定员工成果,一句做得不错比咖啡更提神!

心理援助:推行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定期开展压力管理培训

职场健康,需要双向奔赴!

职业紧张是职场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导火索。无论是打工人还是企业,主动应对才能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来演:嘉兴疾控


信息来源: 健康促进与评价处

分享:
关闭 打印